第一层:不敬天,不畏地,做事不择手段。
他们没有起码的规则意识,也没有任何的敬畏之心,为达目的,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。最终自食恶果。
天理昭昭,报应不爽。人在做,天在看。
因果有轮回,你做出的任何事情,都会最终回馈到你自己身上。
敬天畏地,守住底线,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。
第二层:做事只有小聪明,为人没有大格局。
古人说:自私者不能成其私,有欲者不能济其欲。
越是自私贪婪的人,往往越无法得逞。
欲取先予,欲得先舍。
真正有大格局的人,都懂得先立人,再成己。
从大局考虑,让更多的人去获得受益,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格局和智慧。
第三层:为人善良厚道,却全无用处。
心是好的,肠子是热的,但是做出来事情却往往不尽如人意。
他们的认知停留在理论阶段,对于实践尚隔着一层厚厚的壁障。
古人说:知行合一。光读书是不行的。
梨子尝了才知道是酸是甜,鞋子穿上才知道夹不夹脚。
把理论放进现实,把知和行统一。
多在事上磨,人生才能有所进益,个人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。
第四层:严守底线,但是不知变通。
黄炎培说:取象于钱,外圆内方。
人这一生要像铜钱一样,外圆内方。
如果只圆不方,那这个人八面玲珑,滚来滚去,没有可以栖身的地方。
若是只方不圆,那这个人只能处处碰壁,寸步难行。
对待自己,谨守原则,恪守底线;对待别人,收起棱角,和气宽容。
外圆内方,方圆有度,是一个人的处世智慧,也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。
第五层:洞明世事,依然不忘初心。
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:人生最重要的事,就是始终如一地忠于自己。
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何出发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一个人不曾忘记自己启程时的心愿,才能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。
一个人不曾被外界的纷扰改变,才算没有白活。
王阳明临终的时候说: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最顶级的认知,从来不是对人性的洞察,对权谋和规则的领悟。
而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,认清自己的心,守住自己的心。
无论何种境地,都能保持自己的良知和理想。
看透世态炎凉,依然初心不改;历经人心险恶,依然不让自己的心蒙尘。
知世故而不世故,历圆滑而弥天真,这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。